導 讀:
今年因為疫情反復、宏觀經濟波動、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影響,新易泰認為,目前的消費形式給各行業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也給服務于各行業的物流企業帶來很大危機。
北京和上海這兩大中國一線城市上半年消費品零售總額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京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06.7億元,同比下降7.2%;上海全市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7590.96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6.1%。
從數據上看,北京和上海,2座具有代表性的消費一線城市在上半年消費數據都在不同程度的下滑,細分到各個行業形勢也不容樂觀。

前不久,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就公開表示:“未來三年,行業會面臨比較大的困難,是前所未有的寒冬”。
這句話,正好應對2022年家電市場一季度的銷售情況。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家電市場整體零售量規模12274萬臺,同比下降17.2%;零售額規模1430億元,同比下降11.1%。實際上,諸多家電業內人士分析表示,2022年上半年家電市場處于盲戰狀態,已不再是品牌與品之間的競爭,而是多數家電品牌已進入自救狀態。(數據來源:家電網)
2022上半年,服裝企業集體遭遇“滑鐵盧”,近半數上市公司虧損。近日,本土服飾上市公司陸續公布上半年業績快報,在公布業績快報的32家企業中,實現增長的僅有12家,其余20家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還有11家企業在上半年出現虧損。(資料來源:麗晶軟件)

618購物節是今年疫情恢復以來的第一個大型促銷活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家的消費信心指數。
根據星圖數據,2022年618購物節期間(5月31日晚8點-6月18日)全網銷售額達到6,959億元,其中綜合電商銷售額僅同比增長1%,風頭正勁的直播電商數據相比2021更是直線下滑。資料來源:星圖數據,中金公司研究部

消費與民生領域物流需求一直是物流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而如今在面對上半年消費市場疲軟,消費類細分行業的下滑,物流企業應該做哪些思考呢?
面對消費市場疲軟,物流企業又該怎樣在危機之下存活、甚至活得有質量?
后疫情時代成功的企業將屬于那些主動求變的學習成長型企業,不錯過每一次市場變化的機會,才能在危機之中成功突圍。

證券時報聯合深圳市創業投資同業公會開展了2022年疫情下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狀況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有高達93%的受訪企業表示疫情對其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影響,主要體現在停工停業拖延生產進度、原材料等供應鏈供給跟不上、訂單執行延后等。
新易泰認為物流企業在面對服務客戶停工停產、物流市場萎縮、融資困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果斷選擇斷臂求生、停止一些非必要的業務發展,企業應該從謀發展到求生存的轉變。
面對外部疫情及百年大變局,企業為了生存往往會盲目出拳,但是還不明白許多產品、項目和公司的失敗絕不是因為沒有錢,而是因為沒有品質。
很多公司難以獲得持續的成功,其浪費并且不能充分利用其資源是唯一的原因。
針對很多公司病急亂投醫的狀況,新易泰建議物流企業更需要做的是:精準定位產品。結合客戶需求細分化類,提供不同價格、時效以及服務的產品,以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
根據客戶需求變化做出實時反應,降低‘高缺貨率與高庫存’并存的運營風險,提升庫存周轉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梢詭椭蛻暨M一步提高抗風險能力。
我們處在一個動蕩的時代,天助自助者。我們通過改善管理提高品質競爭力,挖掘內部潛力、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損失,讓企業得以可持續發展。在具體方法措施上,新易泰有以下幾點建議:
加強科技研發和應用場景拓展,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大物流基礎設施、設備、倉儲等投入,同時推動企業優化經營機制和內部治理,提供高水準、全流程的一體化增值服務,提升服務質效。
品牌認知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品牌推廣和營銷,讓客戶更加信任和依賴,才能更好地實現市場的擴張,自然也會增加更多的貨源或者客戶。
運營效率的高低決定企業發展的速度和質量。只有提升管理運營能力,才可以降本增效。通過現代科技手段來提升物流企業的運營管理能力,實現資源的高效匹配,減少隱性成本的浪費。
打造個性化服務能力,單純配送無法突顯競爭優勢,需要增加增值服務或者研發新的服務產品,來讓客戶感受到區別于競爭對手的優勢,從而成為企業新的盈利點。